一篇文章涨粉30万,新晋公众号如何突出重围?

发布时间: 访问量:118

  01

  一篇条漫,涨粉30W+

  7 月 4 日下午三点,“不颓废青年”的主编普森跟往常一样登陆公众号后台浏览数据,让她意外的是,昨晚推送的文章数据忽然呈几何式递增。

  正当她忙着回复后台留言时,收到了朋友的微信,朋友圈里的医生都在转这篇文章。她这才意识到,“这篇文章真的爆了。”

  “不颓废青年”的第一篇百万加爆款《第一批 90 后开始吃“软饭”了》就这么诞生了。

  截至目前,该篇文章已经突破 120 万+阅读,评论数超7800,涨粉 30 万+。“ 7 月 4 号中午,我看到才十几万的阅读量,所以我觉得它只是一篇普普通通的文章,没想到突然就爆了。”普森坦言道。

  普森分析道,如果仅仅是谈年轻人牙齿健康选题,不太可能成为爆款,这篇的亮点在于它的标题让人很有想打开查看的欲望。将一个扁平的话题,结合年轻人的心理加以调侃逗趣,写出年轻人看牙的心酸,生动性就凸显出来了。

  这篇爆文的出现,让更多人认识到普森和她的“不颓废青年”。

  02

  如何实现爆款频出?

  作为一名情感时尚类内容出身的编辑,普森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浏览各大平台的内容资讯,当她发现公众号上的纯文字内容需要读者花太多的时间来消化,而视频的信息密度又太大,没留有读者思考的余地。

  这中间地带,会不会是一个机会?

  在普森看来,“条漫是一种介乎于文字跟视频的一种形式,少量文字配合画面就能精确地表达出一个主题,同时更契合碎片化阅读时代的节奏。”

  于是,普森开始组建起她的团队,一名插画师,两名编辑。从确定选题到最后的确认发布,三个人花了一周的时间来打磨内容。在 2019 年 4 月底,“不颓废青年”发布了第一篇条漫作品——《全国渣男图鉴》。

  这篇以地域+两性情感为话题的文章在公众号、微博上迅速引起热议,在仅有 40 万粉丝的基础上第一篇条漫就实现了 30 万+的阅读量。这坚定了普森做条漫号的想法,随后一个月里随着粉丝量的持续上涨,“不颓废青年”实现篇篇10w+。

  其中,《这是我第 5000 次想拉黑你》,文章讲述了一个社会话题,“巨婴附体”的人是如何消耗别人的善良和忍耐的,阅读量达到 50 万+,在看数6000+。

  《中国男子健身图鉴》,将健身房里的经典画面浓缩在一篇条漫中,讲述了健身房的“江湖”,文章阅读量达 68 万+

  从发布第一条条漫到现在,仅仅六个月时间,“不颓废青年”的粉丝已经涨到 300 万。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?

  • 火过的话题依然有价值 

  对于一个已经爆过的话题,“不颓废青年”会在这个话题的基础上发散新的观点。普森认为,火爆的话题证明它的价值观得到广泛的认同,抓住了大多数读者的共鸣,它还可以发散出更多不一样的故事和观点。例如“不颓废青年”在推出《第一批 90 后开始吃“软饭”了》后,延伸话题推出《第一批 90 后已经“脱光”了》。

  • 建立标题素材库,系统运营

  “不颓废青年”内部建立了一个标题素材库,对比公众号里的每条条漫的打开率,搜集读者的敏感词,并定期进行优化素材库。同时,在日常运营中,掌握节奏,有趣深沉、轻松严肃的话题交替推送,持续为粉丝制造“惊喜”,保持新鲜感。

  • 建立社群,使人设深度化

  建立起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步,这样有利于拉近与粉丝的距离。“不颓废青年”准备了多个微信账号,统一运营。配合一针见血的神回复,日常运营朋友圈,让粉丝对“发哥”产生信任感;日常给粉丝留言,点赞朋友圈,为粉丝营造出“陪伴感”。

  普森认为,“当你人设建立起来后,粉丝信任你,会自动帮你转发文章,形成裂变,这也是一个阅读量维稳的过程。

  从 6 月份至今,“不颓废青年”已经建立了上百个社群,“发哥”会经常在群里与粉丝互动。除此以外,“不颓废青年”还会让粉丝参与选题创作,普森表示,粉丝群是一个巨大的素材库

  建立起知名度后,“不颓废青年”也开始了商业化之路。

  03

  商业化的根基是内容+运营

  尽管运营时间不长,“不颓废青年”凭借人设“发哥”与用户的粘性和优质的内容得到众多大牌的青睐。目前,“不颓废青年”已经跟娇兰、CK、欧莱雅、华为、花旗银行、昆士兰旅游局等多个知名品牌达成合作。

  不少号的粉丝可能会对公众号接广告反感,但普森没有这个顾虑,“粉丝不但不反感广告,反而非常喜欢发哥接广告,每条广告的留言区响应都不错。”

  甚至文章没有广告,粉丝都会主动期待广告,会打趣地为他们的文章想能推广的产品。

  “不颓废青年”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,它的商业化路径也变得开阔

  正如普森所言,只要把控好质量和选题,增强品牌感,持续运营粉丝,配合着新时势发展,总能在每个关口找到出路的

  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微果酱(ID:wjam123456),作者: 橙子,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

更多文章